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
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
摘錄自《國防雇員的女兒 丁玲虹》
【有智財權‧請勿侵權—All Rights Reserved】
從《國防雇員的女兒》書裡可了解「台灣優勢」之所在,一個卑微的「國防雇員的女兒」在1980年代能夠從廚房走出來創業,短短幾個月就能提供上百個工作機會,並自食其力發展全球通用的工具型解決失業之方案,改變了世界。然悠悠已過三十餘個年頭,書中的「創新產業」逐步成為全球主流的產業,惟利益並未如作者發明的初衷由大眾分享,人們卻發現「財富集中」的現象越來越嚴重,「失業率」並未降低;探究其因果,與作者慘遭貪腐集團加公器肆虐有絕對的關係。在全球「反貪腐」聲浪高漲之際,大家應當重新認識《國防雇員的女兒》,重新認識這位1980年代最被看好的創業成功女性,1990年代在APEC「Market Access」論壇的電子商務的提案人—引領飽受亞洲金融風暴受害國家脫離困境的台灣女性。
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
文/丁玲虹
作者擔任1998年APEC「Market
Access」講師時根據她的發明「電子商店系統」(簡稱TES)提案「電子商務」通過,擔任2003年APEC講師時提案「全球通路(Global
Channel)-TES」促成「Best Practice
Policy」(最佳實例政策),全球進入ICT的新科技經濟時代。
本文取自:丁玲虹(2001:24-29)。國防雇員的女兒。台中:磐虹。
Linda Din (2001:24-29). Linda Din, A Lady of Rich Taiwan. Taichung ,
Taiwan :
Panhornic.
本文曾經被收錄於《女人當家》書中。
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
「一個人創業成功,至少能帶動5個工作機會!」─這是我的信念,這個信念一直到1997年在加拿大與工業部的露薏絲•史帝文生(Lois Stevenson)女士談起,才獲得最大的迴響。
民國75年(1986),以生產芭比娃娃聞名的瑪特爾(Mattel)公司,關掉了其在台灣投資的美寧工業公司,頓時台北泰山出現了幾千個失業家庭,其中許多是熟識的朋友,他們會因為找工作順道到中和家裡來坐坐,每次都是哀聲嘆氣,令人聞之鼻酸。
回想起民國68年(1979),學校畢業後,找到一份在鋼琴公司上班的工作;但不久即奉父親之命、媒妁之言而踏上了紅氈,嫁到台南。翌年2月22日 ,結婚後即投入電子零件的業務,可惜好景不常,5月4日 晚上的一場大狙殺,玻璃碎片噴得我滿身鮮血,才知道原來這場婚姻竟然是朱門恩怨的一顆棋子;那一天晚上,我離開台南,騎著偉士牌機車從台南到高雄,再從高雄騎到台北,應徵了幾個工作,竟都因為已婚及有身孕而未獲錄用。所以,失業找工作的痛楚,我是刻骨銘心地感同身受。
■ 創設盛虹企業、解決失業
美寧工業的全盛時期,員工有四、五千人之多,雖然其中貪污舞弊之風甚盛,但也不乏樸實善良的基層員工。看他們來訪,心中有無限地感慨,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聲音:「丁 小姐,看有什麼可以做的,只要有工作做,我們什麼都願意做。」
美寧工業生產的芭比娃娃玩具是機械式的產品,其製程中比較重要的是模具、塑膠成型及手工裝配。為了滿這些失業朋友的願,我只好創辦了「盛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」。
盛虹企業成立於民國75年(1986)初。來到台北這幾年,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(來自於夫家的蠻橫),故儘量以照顧小孩及從事義工活動為主。談到創業,到了公司提出申請的前一天,錢都尚無著落,但我相信:「只要有顆善心,做好事,一定能船到橋頭自然直。」
果然,時間一到,竟然有朋友主動借錢給我,讓我順利申辦公司;而後更有貴人相助,讓我也申貸到低利的「青年創業貸款」。
每次在各種演講的場合,我總會鼓勵想創業的朋友說:「創業最重要的不是錢,錢是必要的條件,但最重要的是你的核心思想在那裡?核心的能力在那裡?對於所欲創事業知道多少?」
盛虹企業的設立,適逢台灣歷經民國71~74年(1982~1985)四年不景氣之後,開始枯木回春的新契機;20吋電視機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大尺寸電視的市場蠢蠢欲動。
而這幾年來,我一直跟日本一些朋友推薦的AV端子,也逐漸被接受應用於電視機上。1986年之後出品的大尺寸電視機,幾乎都開始裝置AV端子,因此盛虹企業也就以這個產品為主力。
其實,從民國71年(1982)搬來台北之後,我的生活很簡單,除了照顧小孩,作義工之外,每天閒暇至少閱讀三份報紙,也參與一些講習會,參加各種的電工展覽,也訂閱貿易快訊,以了解新的經濟動向。
在民國74年(1985)底,一些日本朋友常來拜訪,我們就預測:「明年的景氣會好轉!」
因為,消費性電子新一波「汰舊換新」的浪潮即將來臨,本來我想:「到了民國75年(1986),才開始好好規劃一下新事業。」想不到瑪特爾(Mattel)公司關掉美寧工業,竟引發如此嚴重的失業危機,促使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,就上了戰場。(商場如戰場)
■ 選擇獲利最小的「AV端子」
盛虹企業的創設,事實上可以從事國際貿易,專司買賣消費性電子產品,因為我知道「賣方在那裡,那裡有貨源?」可以賺較多的錢;但是,為了讓一些失業的朋友有工作做,只好選擇最困難,而獲利最小的「AV端子」生產。
今天在每個人家裡的電視機上,都可以看到一個紅、白、黃三色的插接口;它的紅、白兩位是給左右喇叭(聲道即Audio)使用,而黃色插口是影像(Video)傳輸用,我們稱之為AV端子,即Audio/Video用的插接端子。在今日,這已是很普遍的零件,但在民國75年(1986)時,才剛被從音響普遍轉用到電視機上。
這個AV端子主要也是外子郭立昌,在民國60年(1971)為了他的客戶--美國全球電子公司(AVNET Inc.)發展出來的一個連接端子,故稱之為AV端子。
AV端子,基本上是由金屬零件及絕緣零件兩項組合而成,它是一種純機械式的被動電子零件。原先的AV端子因為絕緣零件都是採用電木板(Phenolic Plate)沖切而成,於裝配上需要較大型精密的機器。
為了使AV端子能夠易於裝配,我遍尋各種資料,徵詢原創者的意見,最後決定將電木板絕緣零件改用ABS塑膠成型;這一來,因為絕緣零件材料的改變,使其變成一個基座(Base),牽動金屬零件的變革。金屬零件有正極及陰極(接地)兩種端子,新的金屬零件以配合新的ABS塑料基座而設計,變得很容易裝配。
■ 只要有一雙手、一個小桌子就可以賺錢了
剩下的問題是:為了使AV端子從表面上看來有紅、白、黃三色識別,必須在陰極端子的內層加上一個有顏色的華司(Washer墊圈);傳統的華司都是平板式的,在裝配時容易脫落,造成不良品,為了使產品在加工上沒有可能會產生瑕疪,我改良平板華司為「帽蓋式」華司。因為華司的改變,更改善了ABS絕緣基座的結構,使原先會夾模的缺點也去除掉。改良好的AV端子零件,不但可以在工廠裡生產,最重要的是:「可以分發外包至各個家庭代工,只要有一雙手、一個小桌子就可以賺錢了。」
因為從民國69年(1980)結婚後,就一直在消費性電子的領域裡用功,誰是使用者(End Users)知之甚詳,所以選擇這個區塊切入最容易獲得訂單,而選擇自己所熟知的AV端子,更容易獲得訂單。而選擇自己所熟知的AV端子,更是容易配合已有的閒置勞力來運轉,帶動台北縣從泰山到中和的一個新經濟風潮。
選定了產品之後,面對的是賣出去的問題。我常說:「只有市場,產品才有價值;沒有市場的產品,就等於是廢物。」雖然,我知道誰是使用者,不去告知,人家也不可能會來買你的東西。最可笑的是,美寧工業的這些失業朋友,請他們去跑客戶,竟然個個畏縮不前,原來以前在上游的美商公司上班,如同天之驕子一般,無法彎下腰,放下身段,面對客人的挑剔,所以連找訂單的工作也得自己來。
民國75年(1986),那個年代只有一種叫做「電話」的通信工具,雖然傳真機已經引進台灣了,例如:三菱公司出品交由士林電機在台販售的傳真機引進台灣時,叫價一部二十幾萬,實在買不下去,只好騎著這部當年伴我來台北的偉士牌機車,穿梭在台北縣中和、板橋、新莊、樹林之間,晒得一張臉如木炭,還被笑成為「黑美人」。
「勤必有功」。跑了一兩 個月,新莊的青雲電器、世界電工、樹林的三洋電機、土城的新力、中和的中興電工都有訂單;幸好在盛虹創設之初即已做好各種產品結構的修改,訂單一湧進,也不必擴大生產線,運用外包加工及代工人員即可以消化如潮的訂單。我所倡議的「只需一雙手」、「只要一張小桌子」就可以做AV端子,這等在當時仍屬於高科技精密電子被動零件的產品,也在台北縣流傳開來。
回顧創辦盛虹企業期間,雖然花費很大的苦功,沒賺到多少錢,但卻帶給至少一百位失業朋友人生的希望,也同時獲得一張「AV端子的專利證書」,這也算是另一種收穫吧?
這一次的創業,是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倉促上陣的,雖不敢說有什麼成果,但至少帶領這一百多位朋友走過失業初期的惶恐,也帶給一些中小企業希望。從民國75年(1986)到76年(1987),台灣的經濟也從岌岌可危,搖身一變,成為東南亞國家的大金主。